交通管理工程学院积极发挥驻校教官资源优势,以《道路交通管理总论》《警察科创能力基础》两门课程为试点,探索“双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打造“理论奠基+实战赋能”的双轮驱动课堂新样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专业视野,为公安交管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在《道路交通管理总论》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宋菲与驻校教官罗云智、许龙义共同搭档,围绕“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主题展开教学。宋菲从理论切入做总体介绍,罗云智、许龙义则结合车辆管理和事故处理的实战工作经验和一线真实案例,分享对交管工作价值和意义的理解。通过专任教师的知识讲解,融合教官们的鲜活案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交管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交通安全和畅通的价值所在,这种搭配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在《警察科创能力基础》教学中,教学团队共同研讨开发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背景下公安交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专题,采用“课堂+沙龙”的组合模式开展教学。由专任教师宋菲担任课程主持人,驻校教官罗云智、许龙义担任主讲,并特邀警务实战部副教授金君、法律教研部驻校教官任聪聪组成研讨团队,形成“1+2+N”教学矩阵。课堂讲授部分,罗教官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概况、汽车自动驾驶分级及其对车辆登记和驾驶人考试带来的挑战;许教官则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对交通违法犯罪查处和事故处理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做讲解。“沙龙”讨论部分,5位教师结合近期热点视频案例,与同学们共同展开讨论,多维视角的激烈碰撞让学生耳目一新。
“双师同堂”模式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团队专业成长等均大有裨益,试点成效初显教学活力。专任教师与驻校教官通过联合备课、研讨交流,将理论框架与交管实战案例有效整合。
交通管理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与驻校教官的联动交流,鼓励专任教师与驻校教官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双师同堂”授课模式便是对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创新探索,是深化“教学研练战”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打磨推敲,并逐步推广至本学期开设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专业课程中,持续推进联合备课、交叉听课、成果共评等机制,促进理论教学与实战训练深度融合。